我毕业于上海西南某高校的微电子专业,研究生是某港校的计算机科学。虽然对于这(两)个领域都有一些了解,但是终究没能深入研究,只能发表一些刍荛之见。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斧正。
EE指的是Electronic Engineering(电子工程),而CS指的是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 。为什么强调“这(两)个领域”呢?有一种说法是,CS是EE里面的一个分支,毕竟计算机也算是Electronic的东西。不过既然在这边把EE和CS并列出来,那么我们这里的EE就排除掉CS的内容(实际上这些关系都是藕断丝连的,不可能泾渭分明的区分)。
要理解EE和CS,我们要先知道具体要研究什么。为了便于理解,这边举出几个有代表性例子,实际上研究的领域远远不止列出来的这么多。
:将日常生活采集到的信息电子化,并且研究这个电子化的数据。包括声音/语音处理,模拟-数字转换,图像视频采集处理等。
:很多“自动化”系主要研究的内容。主要研究对于一个系统(机器人无人机之类的)如何按照人类的要求运作的。
:其实也算电子学的一个分支。微电子主要是设计制造芯片,具体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和芯片制造工艺。这一点中国还有待加强。比如中兴因为这个是软肋被美国人一制裁就休克。
:分布式计算。当一台电脑不够用,那么就让电脑集群处理。最近经常听到的“区块链”也和这个有密切关系。
以上只是一些粗分领域,实际上这些领域之间都有各种联系。所以说,一般写一些网站前端后端作为码农,或者搞LED、单片机,都不能说是研究CS或者EE,只能说是应用到了一些CS和EE领域的一些基础知识。经常会有同学将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混为一谈,这一点要注意。
然后是EE和CS分别需要在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因校而异),大概看课程名称就知道CS和EE侧重啥了。
:程序语言(主要是C++)、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多媒体技术……
: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并行计算、软件项目管理、信息安全……
:半导体物理、电磁场、数字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生物信息学、通信技术、控制系统、光电子学、无线互联网……
如果是希望学习算法向的 C++ 语言和基本算法,掌握考研、算法竞赛之类的算法知识,当然是使用《深入浅出程序设计竞赛》这本教材啦(作者自荐)。
:就业状态不错,而且就业门槛比较高,本科毕业生较少从事对口工作(也就是一般要读到研究生),可以去华为、小米(谁说华为只做手机?去查查华为是靠什么发家的)以及其他各大电器制造商。
:就业和工资也不错,可以去各大软件公司或者互联网企业。门槛相对低一些,即使一些没有科班学习CS的人也能够自学与研究以达到这些企业的需求从而可以入职,这就造成了CS的就业竞争比较激烈。
EE专业学生转CS的趋势的确存在。至于为什么有这个趋势有空开贴另外写文(其实上面两点也可以看出一些理由了)。现在看起来无论EE还是CS的毕业生,最后毕业大多都成了码农(特指软件工程)[来源请求]。
如果成为了一个码农(美其名曰软件工程师),即使最后就职中能直接用到大学里学的知识本身很有限,不过在大学里面培养的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素养、严谨的求学态度、自我学习的方法却是可以受益终生。
现在国家依然需要很多电子技术的人才,尤其是微电子与集成芯片领域。虽然华为华为海思和小米松果已经可以商用但是还不如高通联发科,而桌面处理器更是离大批量民用还有更大的距离(龙芯目前有很多争议)。如果同学认定了走这个路,那么就要提升数理思维,学好课内内容,然后读研去专研一个更小更深的领域。选择自己从事的工作不仅需要考虑自己的小确幸,也要考虑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
学习EE和CS并不矛盾,因为电子信息内的各个领域都是相辅相成的。但因为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导致我们只能钻研其中的个别领域。如果有志于研究EE,那么读研是是标配。无论是国内考研还是出国,EE方向竞争都不如CS激烈,所以考上排名更好的学校会相对容易一些。很多国外院校都有CE(Computer Engineering,计算机工程)专业,主要研究EE和CS交叉的部分。如果成为一个资深的电子工程师,那么收入绝不会比同级别的软件工程师低,毕竟物以稀为贵。
如果决定退坑EE转向CS的怀抱,那也是自己的选择,但需要额外学习的东西更少不了(参见上面课程设置)。(虽然我认为成为一般的软件工程师并不能称为“研究CS”)。如果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就算仅靠CS专业在课内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同学也要提升算法能力和编程能力,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如果想了解高考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相关领域专业的院校选择和填报策略,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EE和CS是“称霸”多年的热门专业。偏偏这两个专业又有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很多同学犯了“选择困难症”——到底我该选择哪一个专业?哪个学校的专业更“牛掰”?我要不要转专业申请呢?
电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简称 EE。中国有些学校称其为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等)。
作为应用性很强的工程类学科,向来是工程学院中最热门的专业之一。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的电子工程专业在科研、教学及学术组织形式上与中国的电子工程专业有较大不同。
美国主要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领域简要归纳为 11 个方向,分别为:电力、电磁学、微结构、材料与装置、生物工程、通讯与网络、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信号处理、系统控制、电子学与集成电路、光子学与光学。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简称 CS),是一门研究信息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去处理信息的学科。融合了工程,科学,数学,经济学,音乐,语言学等等。其应用无处不在:移动电话,飞机,计算器,洗衣机,空调等。
美国计算机科学专业主要有十大分支:体系结构/编译器和并行计算、人机交互、理论和算法、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
本科背景为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同学都可以选择申请EE、CS大类的master。如果一个学校CS和EE/ ECE program同时存在, 一般情况下,申请难度:CS >EE/ ECE 。同样背景,申请EE/ECE可能可以申请到20—30名的学校,但申请纯CS的线的学校。
理工科申请 EE,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GPA、背景(科研项目,实习,论文,专利,工作经历等)、、GRE(数学尤重)。
对于理工科的申请者而言,GRE/TOEFL 成绩只是参考条件之一,更重要的是,要有与其申请的方向对应的研究室的“经验”,或者有类似研究项目的参与经验,这些才是教授所看重的。
理工科申请CS, GRE、成绩在达到学校的要求的基础上要尽量争取高分。 GPA 在理工科的申请中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本科是 CS 或相关专业,如信息工程等,申请 CS 会比较有优势。除了理论知识的积累的和学习,CS 专业申请,最好也要具备相应的实习,科研经历,这会是很大加分项。
就业方向比较广泛。电信通信部门,电信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界,医学界,军事界,电子产品生产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地铁系统,电力系统)和工业生产(智能手机,高清电视,无线路由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以及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教学或科研工作等。
就业领域同样也比较广泛,例如在金融行业可以做算法工程师、分析师,在 IT 行业可以做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等。
在公司的话,其实总结就是两类:写代码或者做上层设计。再细分有医学应用方向,网络安全方向,图像处理方向,还有更多的用 Java 之类的语言去做 application 的 coding,或者是用 C/C++ 写从上层到系统到 driver 层的代码。
从就业方向来说,EE 专业比 CS 纯软件技术门槛高,就业偏电子制造类。CS 则宽泛一些,软件行业,产品设计,医学、网络安全、图像处理等很多行业都可以列入 CS 专业毕业生的备选。
偏硬件的 EE 有代表性的方向是电磁学、电路设计、控制电路、微电子系统、通信系统等;偏软件的 CS 涉及领域较宽广,包括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技术,移动机器人学,应用人工智能等。
其实在美国,很多学校是把EE和CS放在一起的,叫做EECS(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MIT就是典型的代表。
由于美国学校选课通常都比较自由,因此两个专业的课程互选交叉的课程很多,很多教授做的研究既有与CS相关的,也与EE相关的。像 EE 下面有网络方向,CS 下面也有网络工程的方向,只不过研究的侧重有所不同。EE 的信号处理与 CS 的多媒体等方向也有着广泛交叉。
正因为如此,EE 转 CS(或者反过来),虽然也是转专业,但是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要好转很多。
对于EE 来说,其实可转专业还是蛮多的,譬如可以转入如CS,材料,Data Science,BME (Biological Medical Engineering)等专业。还可以转统计,工业工程,工程管理等偏商科的专业。
因为美国是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最发达的国家,在美国各大高等院校中基本可以接触和学习到最前沿的计算机科技和知识;该专业的国际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比较容易在美国当地就业,有进入很多世界知名公司的机会。
根据 PayScale 的调查,CS 专业是最好就业及薪酬最高的专业之一,作为 STEM 专业,在 OPT 时长、签证等方面也受到很多优待。综合各种因素,很多非 CS 专业的同学选择转专业过来。其中,EE 偏软件的方向更容易转 CS。
当然,如果想转 CS 的话,一定要对 CS 感兴趣,喜欢编程, 算法,再选择转。如果你不喜欢,只是为了就业,那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好。
CS 对 GPA 有较高要求,还要配备相关科研、实习经历。因此在做转专业准备时要趁早,越早越好。
所以,要时刻督促自己维持高 GPA,尽早明确自己想申请的方向;尽早考完语言,这样后面可以全身心准备科研实习等事情。
CS 项目非常注重学生的编程能力,这个能力一般以同学制作的小项目或者一些计算类的研究课题来体现。
所以,要转 CS 的同学多参加学术项目或者大型国内外竞赛,在项目中学会运用 CS 技术(比如计算化学,bioinformatics, 等)对 CS 申请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因为简历的篇幅有限,学生很难在简历中详细的介绍自己的项目,因此,文书在 CS 申请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在文书中重点描写自己参与项目或研究课题的灵感和思路,充分展现自己在编程技巧或算法思路上的智慧和能力。
抓住海外交流尤其是海外科研的机会,除了科研本身,在于请外国教授写推荐信。如果在海外交流中有认识厉害的导师,可以联系写推荐信,这样会更有分量,通过率更高。
转学 CS 的同学需要在学校辅修足够的 CS 课程或者足够的网络课程,这些课程分为: CS 入门课,以及 CS 提高进修课。
一般来讲,虽然绝大部分 CS 申请学校不会有要求的 pre-requirement 课程,但是对于想要入门 CS 的同学,这些课程基本算是 CS 的基础必修 课:至少精通一门编程语言(常见 Java, Python, C++), 数据算法与结构,操作系统,数 据库。 剩余课程如 Machine Learning 是升级需要。
这篇科普是由咱们WordSunny的金牌导师 Lily Li 学姐提供~学姐是EE&CS硕博混申 ,并且了斩获美、英、澳、新四国顶尖名校PhD全奖Offer。想了解更多关于EE/CS专业介绍,可以去听Lily Li 学姐的讲座~
更多留学申请问题可以添加客服微信wordsunny001, 每周WordSunny一站式互联网留学平台都会邀请美国常春藤,英国G5、香港、澳洲八大的学霸来举办线上讲座,为大家免费分享留学申请干货,还会有文书简历模板等福利不定期发放。我们的初心是帮助更多的同学申请到 Dream School !
选CS还是EE?真的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作为工科里最热门的两个方向,薪资也睥睨群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比以下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
这是高校开设最常见的专业,主要课程及方向包括数字电路、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汇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图形学等,涵盖面较广。
少部分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设有这个专业,相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方向更加注重电子方向,是CS和EE的结合体。
对数学、算法要求更高,侧重数据库、数据结构、网络、操作系统、汇编与编译等方向。就业集中在前端开发、后端开发、软件测试等,公司可去互联网大厂。
新兴的方向,是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三大学科的交叉方向。目前互联网、电商、金融、医疗、保险等行业都需要大数据方向的人才。大数据在信息与智能时代的重要性可太重要了。你的购物、饮食选择、习惯偏好无时无刻都在被大数据影响着。
专业知识面包括:计算机原理、通信、信号处理、传感器、数据结构、网络工程。是计算机、通信、电子工程的交叉方向,也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更加侧重实际应用。
方向包括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主要就业集中在互联网、电信运营,服务器运维,泛IT领域。
偏向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编码原理、数据分析、密码学等。虽然信安方向人才缺口比较大,但真正精通这个方向的人才并不多。互联网等科技公司、金融、银行、会计等行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国家信息安全中心每年也找收这方面的毕业生。
集信息科学、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就业方向包括地图导航、物联网、地质研究院、航空航天相关的国企研究所等。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半导体材料科学、微电子学等多个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型交叉学科。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涵盖了微电子、通信、信息、计算机、自动化、制造工艺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诸多领域。
以上两个专业可以说是IC行业的亲儿子,也是芯片设计的正统科班专业,但小心掉到材料的坑,毕竟国内不少微电子的研究方向都集中在材料和工艺上。
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可从事的行业太多了。基本上和电子、电、信息相关的产业都可以涉足。比如电信设备、汽车及工业电子、半导体行业、通信基础设施、电子工程师、中电等科研院所等。
这一点上两个方向可谓半斤八两,CS有编译原理、汇编、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EE有模电、电磁场与电磁波、半导体物理等课程,学起来如鲠在喉,也没有难到学不会,但一看书就令人昏昏欲睡,枯燥至极。
这一点在过去的十几年比拼中,CS要更好一些。EE的门槛较高,想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大多数人会选择读研。而CS领域很多人趁着互联网的风口都起飞了。
从CS覆盖的领域来看,每一个领域的薪资都很能打,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选择CS基本已经定下了下限较高的基调。
EE中,IC设计则是最好的方向,乘着这几年的半导体风口,薪资才节节攀升,和互联网的薪资具有一战之力。但EE中还存在大量的就业方向,比如硬件电路设计、半导体工艺(IC制造)、IC封装、设备、硬件及系统的维护、技术支持、系统应用等,这些薪资和CS的平均薪资比起来可谓是差一大截。
更有意思的是,IC设计的岗位中,最好的岗位是芯片架构设计工程师,而这个职位,又要求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知识,所以到最后,EEer还是要学习计算机。
如果自己对硬件兴趣浓厚,或者未来致力于发展国产芯片,设计也好、制造也好、封测也罢,那么可以选择EE。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早的确立人生目标也实属难得,加以努力,职业生涯不会差。
如果更喜欢软件、喜欢编程、喜欢面向用户,并且追求薪资,或者干脆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那么就无脑计算机。
无论选择什么,想在这两个方向长久的发展下去,持续的学习能力很重要。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已过、IC的热度也逐渐下降,风口上的钱好赚,但在一地鸡毛中依然能在行业站稳脚跟的能力,才是核心竞争力。
当然,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才会纠结CS还是EE,真正的大佬可以融会贯通、在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反复横跳。
我给CS学生的学习建议,主要是学“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外加北美考的“Algorithm,OOD,System Design”,再做做项目,就可以找到Google这种大厂的工作了。
那么学EE的,电路原理、模拟数字电路、电路设计,还需要手动实操硬件,Matlab等工具,这难度不是一个级别的。
那么EE呢,我对这方面不是非常了解,但据我所知招的公司的个数,肯定没有IT的多,那么提供的headcount呢,100%也没有IT多。
所以现在刚刚入职的New Grad,水平好的已经是20w刀以上了,最低现在湾区大厂,16w刀应该是底线,毕竟Base+Bonus一般就15了,工作2年,25w刀是正常水平亿博体育官网在线